小腹痛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痛痛痛痛经,出自哪本经书老涂说健 [复制链接]

1#
治白癜风的医院哪里好 https://m.39.net/pf/a_4792767.html

昨天看到一个段子,感觉很有意思,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。

唐僧:泼猴,竟敢坏了为师雅兴,为师决定念经遍以作惩罚,

#¥%*...

孙悟空:你个秃...师傅,莫要再念了,悟空知错了...痛死了,头要炸掉了。

唐僧:

#¥%*...

孙悟空:师傅,你能告诉我您念得是什么经,让俺老孙痛不欲生...啊...

唐僧笑而答到:呵呵,此乃痛经。

好一个痛经,不仅让悟空痛不欲生,更让许多女性朋友一个月总有那么一次疼痛难耐的经历,甚者痛到晕厥。

西医学讲,原发性痛经是因为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分泌增加,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、血管发生痉挛,造成子宫相对缺血、缺氧状态而引发痛经。

饮食、睡眠、情志、过度劳累等因素都会影响前列腺素的分泌情况。

当然要排除一些继发性的痛经,如子宫内膜异位症、子宫腺肌病、盆腔炎性病变等引发的经行腹痛。

今天我们从中医学角度分析一下痛经的原因、分型。

中医讲,痛经的发生与冲任、胞宫(子宫)的周期性生理变化密切相关。经期前后冲任二脉气血的生理变化较大,需要明辨虚实。

注:冲任,中医学中的医学术语,冲为太冲脉,任为任脉,这两条脉均属于经脉学中奇经八脉的两条脉络。任脉有调理阴经气血的职责,故有“阴脉之海”一说,行于胞胎(子宫和卵巢)。冲脉为“十二经脉之海”,参与女子月经和孕育功能,任冲同起于胞宫,相互交通,所以冲任失调会使得月经失调、痛经等一系列妇科问题的出现。

精血亏虚,经期冲任、胞宫失于濡养,“不荣则痛”,或外邪内伏,经期冲任、胞宫气血运行不畅,“不通则痛”,故使得痛经发作。下面逐个病因进行解析。

1、肾气亏损所致痛经。

多是因为房劳过度、多胎多产、久病虚损等一些因素伤及肾气,中医讲肾气亏损则精亏血少,冲任血虚,经后精血更虚,引发痛经。

常见症状:经期前后,小腹隐隐作痛,用手按压小腹疼痛能够缓解,多伴有腰部和骶骨位置酸痛,经量比较少,颜色比较淡,质地比较稀疏,舌淡,苔薄。

在治疗上中医多采用补肾填精,养血止痛的原则。

2、气血虚弱证导致痛经。

多是因为素体虚弱、大病久病、脾胃虚弱等因素引起的气血不足,经后冲任气血更虚,胞脉失于濡养,加之冲任气虚,无力流通气血(中医讲气推动血液运行),则血行迟滞,引发痛经。

常见症状:经期前后,小腹隐痛,喜按压,经量少,颜色较淡,质地较希,神疲乏力,头晕心悸,失眠多梦,面色苍白。

中医多采用补养气血,和中止痛的治疗原则。

3、气滞血瘀证引起的痛经。

多是因为长久抑郁,肝郁气滞,气滞血瘀所致“不通则痛”。

常见症状:经期前后,小腹胀痛拒按,经血量少,经行不畅,经血颜色紫黑有块,血块流出痛减,胸胁、乳房胀痛,舌紫,或有瘀点。

中医多采取行气活血、祛瘀止痛的手法。

4、寒凝血瘀所致痛经。

经期前后,感受寒邪,或过食寒凉生冷,寒邪侵犯冲任,与血相搏,以致瘀阻冲任,气血凝滞不畅,不通则痛。

常见症状:经期前后,小腹冷痛拒按,得热则痛减,可能会使得经期后延,经血量少,色黯有块,畏寒肢冷,面色青白,苔白。

中医多采用温经散寒,祛瘀止痛的治疗方法。

5、湿热蕴结所致痛经。

素有湿热之邪内蕴,或是经期产后余血未尽,感受湿热之邪,湿热与血搏,以致瘀阻冲任,气血凝滞不畅,不通则痛。

常见症状:经期前后,小腹灼痛拒按,痛连腰部,或平时小腹痛,至经前疼痛加重,经量多或经期长,经色紫红,质稠或有血块,平时白带量较多,多黄稠有异味,或伴低热,小便短赤,舌红,苔腻。

中医多遵循清热除湿,化瘀止痛的治疗原则。

温馨提示:切勿将宫外孕当成痛经,剧烈疼痛及时就医,同时要排除器质性病变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